阅读:通往未来的桥梁
中国科学报的约稿《中国科学报》 (2025-03-23 第4版 综合) 此处贴原稿 2025年世界读书日的主题为 “阅读:通往未来的桥梁” (Reading: A Bridge to the Future)。 仔细想来,这个说法似乎有些奇怪,因为未来总是会到来,无论我们做什么,时间总会流逝,我们总会走向未来。而相反,阅读总是在触及“过去”,成为书籍的东西总是在过去产生并沉淀下来的。 或许这个比喻的 …
中国科学报的约稿《中国科学报》 (2025-03-23 第4版 综合) 此处贴原稿 2025年世界读书日的主题为 “阅读:通往未来的桥梁” (Reading: A Bridge to the Future)。 仔细想来,这个说法似乎有些奇怪,因为未来总是会到来,无论我们做什么,时间总会流逝,我们总会走向未来。而相反,阅读总是在触及“过去”,成为书籍的东西总是在过去产生并沉淀下来的。 或许这个比喻的 …
本文发表于《中国科学报》 (2024-02-02 第3版 读书),改名为“记忆比功能更重要,丰富性比效率更重要” 贝尔纳·斯蒂格勒是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最重要的技术哲学家之一,在我看来甚至可以去掉“技术”与“之一”两个词。他的代表作是3卷本的《技术与时间》,这套书早已译介到中国了,译林出版社最近又出版了合订本。 合订本完善了老译本的翻译,特别是解决了个别术语译名不统一的情况,提供了统一的索引,更 …
这是给媒介域联盟做的导读,文字稿由冯光能粗略整理然后我进行润色,但尽量保留口语风格,已在媒介域联盟公众号贴出,这里转帖原稿。 1.1 开场 吴璟薇:各位在线的朋友,各位长期关注媒介域联盟读书会的各位书友们,大家好!我们今天非常荣幸的请到了我们科学史系的胡翌霖老师来领读维纳的一本非常重要的经典书:《人有人的用处》。相信大家对于控制论都非常的熟悉,尤其今天在这样的一个ChatGPT或者人工智能高度发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