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span>技术</span>

脑机接口论坛主持导言:界面还是接口?

2025年11月1日,我受邀回清华,参加科博文化周《界面中的我:脑机接口与意识的未来》下的第三场活动《解码“我”:脑机接口与意识的边界》圆桌对谈活动,我担任学术主持,其实这大概是我第一次在比较正式的活动中担任主持人,不过我感觉我做得还不错,既夹带了自己的私货,又让几位嘉宾都充分发挥了。我这里贴出我事先准备的导引词,实际主持的时候我是临场发挥的,和备稿很不一样。每位嘉宾我都先后提了两个问题。 我们这 …

让贝贝成为和杨薇薇不一样的人

10月25日在国家美术学院“人类童年:第八届国际跨媒体艺术节论坛暨第五届感受力论坛”做的报告。 今年的艺术节以1988年的电影《霹雳贝贝》起题,我特地看了一下《霹雳贝贝》,准备了一份最切题的演讲,下面是演讲底稿: 《霹雳贝贝》讲述了一个异能儿童(带电的孩子)从格格不入到最终融入社会的故事,我个人认为这是一部悲剧,因为剧情中贝贝逐渐被人认同靠的是做好事、打击坏人,靠的是变得有用、有益,而且这还不够, …

网络国家及其技术基础

这篇文章是我为视频录制写的底稿(最后一小部分没有写底稿,是即兴发挥然后把录音整理成文字的),视频已经在B站和油管发布。 视频其实在4月份就录了(当时特朗普把中国的关税加到104%),但我的工作室整理这5段视频陆陆续续整了快半年才全搞完(虽然他们主要有别的事在做但这个效率实在也说不过去了,所以我现在想要重新招募一些人马来帮我干活)。 文字版本至今也没有整理好,所以我先把底稿发出来。之所以急着发出来, …

加密飞行 Vol.11 | 出走的清华人会梦见比特币本位世界吗?胡翌霖访谈

最近一次长篇访谈。感谢uncommons @fulihang2009 ,聊得很尽兴,内容很丰富,整理得也很好。 摘要版https://mp.weixin.qq.com/s/2ZQVRTshnxU7tlT5fCESYQ 完整版https://blog.uncommons.cc/cryptoflight-v Reporter’s note/访者记 如果要数华语区 crypto 的思想者和比 …

AI时代,哲学何为

发表于《中国科学报》(2025-02-21 第4版 文化)。这应该是我在报纸上发表的最长的一篇文章,给了我一个整版。我的原文基本上没有大改,小节标题改了一下以及略作润色。在这里贴出的是我的原稿,转载者可以去找科学网的发稿。 迎接AI时代 我之前在清华教授技术史和技术哲学等课程,已经遭遇到AI的冲击。当时我曾把我出的期末考题发给ChatGPT做,当时基本上都能达到中上水准,现在我试了试更高级的4o以 …

加速主义还不够解放,结合Web3才能释放AI的可能性

感谢万向区块链,我应邀参加2024香港Web3嘉年华,并在4月6日分别在分会场二和OpenAI Stage作了两场演讲,题目分别为“加速主义还不够解放,结合Web3才能释放AI的可能性”和“中华传统文化在Web3复兴的可能性”。讲座时间有限,我在这里略作扩展,把相关内容整理成文。 对齐主义向谁对齐 我的题目是“加速主义还不够解放”,针对的是“加速主义”,但我不是要支持“减速主义”或“对齐主义”,所 …

记忆取代计算——斯蒂格勒《技术与时间》书评

本文发表于《中国科学报》 (2024-02-02 第3版 读书),改名为“记忆比功能更重要,丰富性比效率更重要” 贝尔纳·斯蒂格勒是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最重要的技术哲学家之一,在我看来甚至可以去掉“技术”与“之一”两个词。他的代表作是3卷本的《技术与时间》,这套书早已译介到中国了,译林出版社最近又出版了合订本。 合订本完善了老译本的翻译,特别是解决了个别术语译名不统一的情况,提供了统一的索引,更 …

加速主义vs对齐主义,社会主义(?)

OpenAI内斗大戏又把关于人工智能的“有效加速主义 vs. 超级”爱”对齐”争论突显出来了,我在微博上也发表了两段评论,记录在这里: 我两边都不支持。加速主义相信新技术颠覆社会结果总是好的,但问题是历史上好的结果也是社会积极变革的结果,如果社会只是被动接受新技术的推动未必会有好结果。对齐主义的问题是异想天开,人类的价值观都从未对齐过,何谈机器?我支持制衡技术,但不是通过改 …

营造追逐新奇和有趣的文化氛围——《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书评

本文发表于《中国经济时报》(阅见思享,2023年9月18日) 最近来自OpenAI的两位科学家出了一本书叫《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试图论证伟大的科技创新往往不是预先计划的结果。 其实中国传统也有类似的智慧,例如道家讲“无为而无不为”,佛家讲“无执无相”,俗话讲“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都有类似的意思。无非是说当你过于执着目标时,反而做不成大事,真正伟大的事情往往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

什么是技术(基石大讲堂二十五期讲稿)

6月份为基石资本做了一次长篇讲座,最近他们录好了文字稿分成三篇发布。文本是他们誊录的,我过了一遍,但可能还有零星错误。我在这里贴个总集存档。三篇原文见:我们的教育为何致力于培养复制品?;技术从哪里来?从瓦特蒸汽机看我们对技术的误解;如果AI革命类似工业革命,我们将面临非常可怕的情况。其实三篇对应于我的三问:技术是谁?技术从哪里来?技术要到哪里去? 胡翌霖:什么是技术 编者按: 6月15至16日,基 …

《技术通史》课程总结(2022年秋季学期)

过敏季还没过又迎来沙尘季,整个状态低迷,课程总结又不紧迫,所以继续拖拖拉拉终于把上学期第二门课写完。(看考题分析直接跳转后半篇) 技术通史是我开设最多的课了,上学期已经是第6轮了,前五轮也都有总结。当然每年多多少少有一些新课,这次吸取了上学期的经验,压缩了学期初的几节课,去掉了石器时代和东西技术交流,在学期中后新增了几节课,如下: 新增内容 十、飞机 配合当时科博馆还在展出的“直上云霄:达芬奇飞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