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span>胡翌霖</span>

脑机接口论坛主持导言:界面还是接口?

2025年11月1日,我受邀回清华,参加科博文化周《界面中的我:脑机接口与意识的未来》下的第三场活动《解码“我”:脑机接口与意识的边界》圆桌对谈活动,我担任学术主持,其实这大概是我第一次在比较正式的活动中担任主持人,不过我感觉我做得还不错,既夹带了自己的私货,又让几位嘉宾都充分发挥了。我这里贴出我事先准备的导引词,实际主持的时候我是临场发挥的,和备稿很不一样。每位嘉宾我都先后提了两个问题。 我们这 …

让贝贝成为和杨薇薇不一样的人

10月25日在国家美术学院“人类童年:第八届国际跨媒体艺术节论坛暨第五届感受力论坛”做的报告。 今年的艺术节以1988年的电影《霹雳贝贝》起题,我特地看了一下《霹雳贝贝》,准备了一份最切题的演讲,下面是演讲底稿: 《霹雳贝贝》讲述了一个异能儿童(带电的孩子)从格格不入到最终融入社会的故事,我个人认为这是一部悲剧,因为剧情中贝贝逐渐被人认同靠的是做好事、打击坏人,靠的是变得有用、有益,而且这还不够, …

媒体矩阵和直播预告

最近准备运营一下自媒体,比如开启互动直播,在这里汇总一下我的相关账号(随时更新),欢迎关注。 个人博客主页 yilinhut.net 从2005年写博客至今经常(偶尔)更新的个人博客,所有的文章尽量都会更新在那里。 华文道 cn.style 最近启动的个人商业网站(新加坡),支持付费约稿、付费咨询,未来会上线一些文化纪念品可供购买。 天与ARTECH tianyu.art 和沈聪联合开办的科技艺术 …

Great Blockchain of Being——这个时代的去中心化哲学(区块链哲学导论)

我正在构建我的「区块链哲学」——不是用哲学讨论区块链,而是用区块链来构建「普遍性」,就是说是否可能以一种去中心化(反绝对主义,反独断论)的方式追求普遍知识。普遍性是哲学的永恒追求,但在现代陷入迷茫,我认为区块链是一种回应方式。下面是我为《区块链哲学》写的前言,或许这本书也可能叫做《存在巨(块)链》、《借假修真》之类。这本书将汇聚我毕生所学所以比较难产,先把这段表达野心的前言贴出来再说吧…… 区块链 …

网络国家及其技术基础

这篇文章是我为视频录制写的底稿(最后一小部分没有写底稿,是即兴发挥然后把录音整理成文字的),视频已经在B站和油管发布。 视频其实在4月份就录了(当时特朗普把中国的关税加到104%),但我的工作室整理这5段视频陆陆续续整了快半年才全搞完(虽然他们主要有别的事在做但这个效率实在也说不过去了,所以我现在想要重新招募一些人马来帮我干活)。 文字版本至今也没有整理好,所以我先把底稿发出来。之所以急着发出来, …

科技馆在中国如何推陈出新

发表于《中国科学报》 (2025-08-28 第3版 综合),标题改为“科技馆首批用户不应是青少年,而是学者” 在即将结束的这个暑假,科技馆跻身众多旅游打卡地行列。对家长们而言,想让孩子参与一些寓教于乐的项目,科技馆显然是最佳选择之一。近年来,我国持续加大科技馆建设投入。据新华社消息,我国免费开放科技馆数量从2015年的92座增加到2024年的409座,年均增加科技馆35座。 科技馆与国民科学文化 …

生命科学的语言学:从机械论类比到目的论类比——《生命传》中译本推荐序

菲利普·鲍尔:《生命传》,王乔琦译,中信出版集团2025年 很荣幸为这本书写了推荐序。正文部分其实我看得不细,主要是从一般的科学哲学的角度写了一些。此处贴我的原稿,实际刊印时可能有一定修改。 科学与类比 基因组是生命的“蓝图”,是生命的“说明书”,生命科学通过基因技术破译着生命的“密码”……这些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话术。但菲利普·鲍尔在这部《生命传》正是要批判这些“类比”。 除了“蓝图”、“密码”等 …

数字时代,如何打赢“童年保卫战”

发表于《中国科学报》(2025-05-30 第4版 文化)。原稿题名“数字时代如何保卫童年”,此处转载发表版。 6月1日国际儿童节就要到了,这个节日由苏联倡议,最初是为了悼念在1942年6月的利迪策屠杀中被迫害的儿童,后来成为“保护儿童国际日”,旨在保护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学习权,并反对招童工。 要说生存权和保健权,成年人也都该有,儿童最特殊的地方其实是学习权或者说受教育权。成年人当然也可以终身 …

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

《中国科学报》的约稿,公众号文章改名为《从“缪斯宫”“奇珍室”走出的博物馆,在数字时代何去何从》,应该有润色,我这里贴原始稿。 何谓“博物馆”?追溯历史,博物馆的概念和其扮演的社会角色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变化而不断变迁。过去如此,未来更是如此,博物馆正在这个快速变化的社会中涌现新的意义。 博物馆(museum)一词源自希腊化时期的亚历山大城,最初是指一座供奉缪斯女神(Muses)的神庙 …

加密飞行 Vol.11 | 出走的清华人会梦见比特币本位世界吗?胡翌霖访谈

最近一次长篇访谈。感谢uncommons @fulihang2009 ,聊得很尽兴,内容很丰富,整理得也很好。 摘要版https://mp.weixin.qq.com/s/2ZQVRTshnxU7tlT5fCESYQ 完整版https://blog.uncommons.cc/cryptoflight-v Reporter’s note/访者记 如果要数华语区 crypto 的思想者和比 …

阅读:通往未来的桥梁

中国科学报的约稿《中国科学报》 (2025-03-23 第4版 综合) 此处贴原稿 2025年世界读书日的主题为 “阅读:通往未来的桥梁” (Reading: A Bridge to the Future)。 仔细想来,这个说法似乎有些奇怪,因为未来总是会到来,无论我们做什么,时间总会流逝,我们总会走向未来。而相反,阅读总是在触及“过去”,成为书籍的东西总是在过去产生并沉淀下来的。 或许这个比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