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轩

“共在”与海马主义之马

《存在与时间》读书小组的进展还算是比较顺利,现在读到了共在与常人的部分。我当时写“海德格尔媒介存在论初探”最后停止的地方,当时我写道:“说到‘常人’,又将牵扯出海德格尔关于‘共在’、‘沉沦’等等的相关论述,此在的在世界中存在不仅总要与事物,还总是与他人打交道,而这也恰是‘打交道’及‘媒介’的概念本该适用的地方。不过作为对海德格尔媒介存在论的一个最初步的窥探,本文梳理至此,已能告一段落了。” 之所以 …

巴别塔与加速器——马伯强讲座感想

  今天马老师带来了一个前沿科普的讲座,主要介绍了粒子物理学和宇宙学方面的科学成就和最新情况。 人们建造日益精密的天文仪器和庞大的粒子加速器,为了探究宇宙的奥秘。规范理论中仅剩的那个尚未被观测到的粒子——希格斯粒子——又被称作上帝粒子。 为什么要寻找那些粒子呢?在某种意义上,物理学家们的确就在寻找“上帝”。希格斯粒子用于修补现行理论的缺陷,扮演着类似上帝的角色:“希格斯场曾经代表了创造粒 …

思、史、诗——关于这一版分类范畴的解说之一

关于新的分类方式以及为什么叫它“范畴”参见“网络时代的范畴和超文本的学术”。 现在的这个结构是一边搬家一边建构起来的,没有经过更深的反省和雕琢,是一个最粗糙的版本,以后肯定会不断作出调整的。顺便说一下,由于博客导入导出时分类结构的复制最成问题,不好操作,所以当我在主博客作出微调时,在分基地和备份中恐怕不会及时同步更新,只有当重大变化或者累积许多变更之后才会去同步吧。 现在的分类结构有三个主范畴:思 …

Blogcn果然有日志审核啊

这就是为什么它只可能作为分基地的道理。 昨天导入完之后没有细看,今天一看,各分类范畴下的文章数少了不少,再进后台看,明明该有871篇日志,怎么只有641篇了?再进去一看,乖乖,中国特色的WordPress就是不一样,日志里头多了一项叫做“未审核”的栏目,里头躺着我那失踪的227篇文章呢…… 估计是按照关键词和一些算法筛出来的,过了一天也没放行,不知道还要审多久,也不知道会截留多少篇,咱们拭目以待吧 …

随轩分基地初步架设完毕

http://philopsychy.blogcn.com/  blogcn和原来的yo2合并后,最近刚刚试水WordPress,我正好有一个古老的blogcn账号,翻出来还能用,马上升级成WordPress平台,导入导出xml,很快就复制完了。不过遇到的的问题一是每次导入的xml文件最大只能是2M,我分了十几次才倒过来。二是倒过来后分类系统发生了一些紊乱,每一个子目录都变成了两份,一套 …

网络时代的范畴和超文本的学术

基于WordPress的博客有无数好处,备份的功能、方便的维护、多样的模式选择和丰富的扩展空间,除了传说中的比较占服务器资源之外,实在是无可挑剔的。 对我来说,除了至关重要的可备份性之外,相比歪酷博客而言,WordPress还提供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革命:即分类方式的变革。 这个变革看起来是微不足道的,也就是从原先的线性条块分割的模式,变成了多重对应。也就是说,在歪酷,每篇文章从属且只从属于一个文件夹 …

即日起更换博客

想从歪酷搬走的念头几年前就有了,自从我给歪酷客服邮箱发送的报告bug和提建议的邮件全部石沉大海,我就开始留意其它的博客服务商了。不过一直都没有发现合适的地方,国内的博客空间要么就是功能太弱,要么就是审查太严,而国外的博客该墙的都被墙了。 当然,更关键的是,我注重历史的连续性和统一性,不愿意把以前的文章都割断掉而另起炉灶,而要整体搬迁以前的文章,又是一件浩大的工程,如果没找到特别合适的地方,我也不会 …

行医模式作为中医的现代意义——张大庆讲座感想

今天张大庆老师讲中国医学的现代化历程,昨天的科学是什么课正好也是张老师讲古今医学模式的转变,今晚的讨论课同学讲的是中医的现代化问题,综合起来,谈一谈我的想法吧。 张老师讲的中国医学现代化历程指的不是中医现代化,而是西方现代医学的引入过程,而中医现代化这一概念不同于西医化或科学化。所谓现代化首先指的是一种分界,即与传统划清界限,走上新的发展模式。 中医的现代化首先是被迫的现实,在现代科学和西方文化的 …

技术的资本化——韩启德讲座感想

今天请到了韩启德老师来讲“关于医学技术发展的价值思考”。这门课的系列讲座似乎医学方面的主题偏多了些,不过多也有多的道理,毕竟医学领域是最能集中体现科学、技术、人文、伦理、社会、政治等问题的复杂关系的地方。 虽然许多相关问题之前的讲座已经听过了,不过韩老师仍然带来了不少新鲜的事例和观点。韩老师着重讨论的是医疗中的新技术的发展——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的确带来了许多方面的提高,然而这些提高从整体来看,究竟 …

Hello world!

这是开博时自动生成的第一篇博客,保留原文以记录历史。“文字和影像比我们活的更长久” ——————————————————————————————————————— 欢迎来到爱写字。 这是您的博客的第一篇日志,编辑或删除这篇日志,然后开始您在爱写字的博客之旅吧。 请用心记录生命中每个让您感动、值得珍惜、珍藏与回味的瞬间;请用文字和影像记录下那些人,那些事;请相信,文字和影像比我们活的更长久。 以下是 …

平正阔达之道——从科哲会议回到杨子讲座

第一届北京地区科哲研究生(创新)论坛终于搞完了,我虽然没有怎么出力,但毕竟被安上了一个学术委员会主任的头衔,前期负责审稿,开会时负责一节的主持以及参与评论。 原本安排让我评论的是suli的文章,不过suli似乎是突发了什么事故(bless一下)今天没有去,于是没机会说了,有点遗憾。 Suli基于胡塞尔和希伦对胡塞尔的诠释对实验室“制造现象”作了一个“构成性分析”。就关注的问题而言,我对这类问题也颇 …

数理化之于生物学——昌增益讲座感想

今天昌增益老师讲了“在物理学和化学推动下的生物学”,讲了物理学和化学给生命科学带来的概念和技术,以及介绍了历史中许多物理、化学背景的科学家对生命科学的贡献。 昌老师的讲述是比较表面的,没有突显数理化与生命科学学科发展之间的更内在的关联。事实上,生命科学之所以受物理和化学的推动下如此发展起来,并不是因为偶然地历史上出现了一些跨学科的科学家,恰巧引入了一些物理和化学的成果而造成了推动。而是不如说,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