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性、理性、血性
我之前说“崇高者往往是理性的,他们的决断或选择应该更多地是出于理智,而不是总是心血来潮,或者仅仅是服从于习惯——一个弱智也可能被训练成无私的牺牲者,一个狂热的邪教徒也可能完全舍弃自己的利益,但他们不能被称为崇高,因为在他们的一贯行为背后看到的是更多地非理性,而只有一个对自己的生活进行过自由的反思,并且能够自主而理性地控制自己的行为的人,才可能成为崇高者。” 在稍后我补充:“其实这里还有一个境界问题 …
我之前说“崇高者往往是理性的,他们的决断或选择应该更多地是出于理智,而不是总是心血来潮,或者仅仅是服从于习惯——一个弱智也可能被训练成无私的牺牲者,一个狂热的邪教徒也可能完全舍弃自己的利益,但他们不能被称为崇高,因为在他们的一贯行为背后看到的是更多地非理性,而只有一个对自己的生活进行过自由的反思,并且能够自主而理性地控制自己的行为的人,才可能成为崇高者。” 在稍后我补充:“其实这里还有一个境界问题 …
对UINC第二个问题的回复:“你如何看待人类的道德?你相信有绝对的崇高的道德存在吗?” 这个问题实在太大,特别是要回答前半个问题,基本上需要对我关于伦理学的观点进行一番综述才行。然而我的伦理学立场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只能谈一些散乱的、幼稚的观点。 “崇高”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个词语,而这个词语在现代主流的规范伦理学中其实是被忽视的,因为他们更多考虑的是最低的道德规范,而不是最高的德性追求。而我既然偏向 …
大学一解 2007-04-28 09:19:49 http://blog.sina.com.cn/u/48c5bb42010009ql 标签: 大学 儒家 教育 通识 人格养成 大学一解 梅贻琦 [清华学报] (正文略) 评论(16)┆引用┆阅读(45)┆圈子┆打印┆有奖举报 文章评论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匿名] 新齋老蔣 2007-04-28 16:39:1 …
http://hyl510.googlepages.com/04.MP3 乔治·温斯顿:《大地》 George Winston: PLAIN 4.放你的手在我的掌心/少女的华尔兹 Give Me Your Hand/La Valse 既然说我最喜欢的乐器是钢琴(其实也不尽然,要看心情) 贴一首纯钢琴曲吧。 最近在听《皇家钢琴古典》,古典乐的钢琴独奏,颇好。 不过考虑到贴音乐尽可能多样一些, 于是选 …
http://www.gotopku.cn/forum/viewthread.php?tid=49542&fpage=1 古雴 转一些信息过来(按照后来的补充略改) 发信人: anthonyricky (迷花倚书不倚石), 信区: Philo 标 题: Re: 请教哲学系毕业去向 发信站: 北大未名站 (2007年04月16日23:00:30 星期一), 转信 …
我是学科学哲学的,不妨从几个有关科学的例子说起: 第一个问题:我们能否或如何经验到“力”? “力”这个概念用得非常普遍,说重力、压力、磁力、拉力等等。但我们是如何经验或认识到“力”的存在的呢?事实上,我们是不会直接感受到“力”的。我们用手触摸或掂量某物时,我们可能说我们感受到了压力或重力,但事实上,无非是我们在触觉上受到某些刺激罢了。而在另一些时候,我们并不通过触觉,而是比如看到两块磁石互相吸引, …
花了近两周时间啃《纯批》,时间还是远远不够。纯批是值得反复读的,读纯批是一种对思想的磨炼。在晦涩的文字的折磨下,对康德思想之深刻不由地感到震撼与敬畏。 啃纯批,最好一口气读全书。康德的文字如果单摘出只言片语来读,很难领会康德的用意和思路,而整体读下来后,却多少有心领神会的感觉。 我要重啃《纯批》的缘起见:康德的一百个塔勒是怎么回事? 明天(其实是今天)下午就要在本体论研究课程上作报告,直到现在我才 …
未名湖畔啃纯批 古雴 发表于 2007-04-22 19:18:50 4月14日11时30分,朗润园 4月15日13时18分,朗润园 4月15日11时40分,朗润园(一只猫在我身边转悠,刚想拍它时跑掉了) 4月17日14时47分,朗润园 4月17日15时56分,朗润园(那个喷水的玩意一直开着唉……) 4月18日12时15分,朗润园(柳絮漫天飞,坐下一会儿就走了) 4月18日12时24分,未名湖(从 …
http://www.ycnow.com/atts/200702/Music/45VpA4xH.MP3 The Eternal Harp 永恆的豎琴 1. Various – Medley (Traditional strathspey) 前一阵找爱尔兰音乐时发现的竖琴专辑。 如果说笛好似风声,琴就好比是雨声了。 基本上说我毕竟是雨的化身啊。 我不太会为音乐疯狂,但会从音乐 …
回应UINC的提问。 伦理道德方面的问题是很不容易讨论的,正如程老师所说,许多大哲学家都是在其学术生涯的后期,在他的整个哲学体系臻于成熟之时,再对伦理学问题发表意见的。对于我们这些无名小卒而言,就更不要指望很早就对伦理问题拿出多少确定的意见来,特别是许多问题,永远不是在年轻时就足以有深刻体会的。年轻人总会是困惑的,若毫无困惑反而不正常。孔子说他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 …
今天教学讨论会上偶尔提到去年学生沙龙的事,办了三次就不再办了,至于为什么停了,ZW似乎说了些什么原因,没留意听,不过回来后总想着这件事,总觉得学生沙龙停了可惜。 听李老师口气,系里还打算提供支持,可见停办不会是系里的障碍,主要是同学不想办了。为什么呢?大概不外乎是参与者少吧。 所谓参与者少的问题,又可以分成两类,一是愿意主讲的人少,二是听众少。 如果说愿意主讲的人太少,这很大一个原因恐怕是当时的策 …
貌似谬论1:手相学是不是唯物主义? 2007-04-08 10:37:38 http://blog.sina.com.cn/u/48c5bb42010009el 多年以来,国内流行许多糊涂观念,需要慢慢清理。比如如,许多人把看手相来预测命运等视为唯心主义,进行批判。用手相来预测命运是否准确有效,我没有研究不敢置喙。手相上的信息可以反映命运,在理论上不易接受,与现代科学难以兼容。但是,就算它是迷信, …